在中华民族的漫长历史中,书写着一个又一个驯水的故事;在河湖广布的中华大地上,留存着一个又一个治水的遗产:造福天府之国的都江堰,泽润关中平原的郑国渠,垒石筑坝、砌石成渠的徽州堨坝—婺源石堨,集天山雪水滋养吐鲁番各族人民的坎儿井等。它们,是中国灌溉文明和治水智慧的见证。
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写道:“甚哉,水之为利害也!”对于水情复杂、水患严重、江河治理难度巨大的中国而言,治水如治国。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中国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治水事业书写着人民治水的英雄史诗:巍巍太行山上凿出红旗渠,滚滚长江水中筑起三峡大坝,滔滔黄河浪里建起小浪底水库,治水事业蓬勃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水安全中的新老问题相互交织,治水面临新课题:极端天气事件呈多发态势,近三分之二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两亿多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未得到解决;一些地方“有河皆枯”,一些河流“有水皆污”,黑臭水体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长江“严重透支”,黄河“体弱多病”……水时空分布不均及由此带来的水灾害老问题尚待解决,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新问题的治理日益紧迫。
新时代新征程,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明确“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统筹推进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不断书写中华民族治水安邦、兴水利民的新篇章。
七大流域战胜一次又一次洪涝灾害,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开创调水壮举,三江源国家公园设立守护“中华水塔”,河湖长制全面建立,江河水质全面改善……治水之害、兴水之利、保护生态、人水和谐,成为新时代驯水最鲜明的特点。
站在“中央水塔”秦岭最高峰太白山巅,耳畔响彻“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的铮铮誓言——江河安澜,润泽民生!
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决定了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史料记载,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的2155年间,全国发生较大洪水灾害1092次,发生较大旱灾1056次,几乎平均每年都有洪旱灾害发生。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始终把治水作为治国安邦的大事,不断完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但洪涝干旱仍是我们面对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50年前,新华社记者郭超人在其长篇通讯《驯水记》中写道:“为了取得生存和发展,人们不得不同水展开年复一年的战斗。”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暴雨和洪涝灾害的突发性、极端性、反常性越来越明显。
2024年,我国大江大河发生26次编号洪水,刷新1998年有资料统计以来最高纪录。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面对洪涝灾害的新特点、新挑战,必须坚持风险意识、底线思维,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始终高度重视防汛抗洪救灾工作,始终强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指出“要立足于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提前做好各种应急准备,全面提高灾害防御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宁可十防九空,也不能万一失防。”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中国执政为民理念的最好诠释!
2024年7月,陕西秦岭山区遭遇强降雨,蓝田县辋川镇的甘家坪、红门寺、七安子、核桃沟、西河等五个村受灾严重。
“眼看着河里的水涨高了3米多,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雨!还好镇村干部提前把我们转移到了安全地点。”说起当时的情形,部分村民仍心有余悸。
一位年迈的村民说,刚开始大家都不愿意走,觉得在这里生活几十年了,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镇村干部极力劝说,果断转移,JN江南app没想到刚到避灾点一会儿,家里的房子就塌了,“多亏了他们,不然命都没了!”
辋川镇党委书记刘娜告诉记者,接到灾害性预警信息后,镇村干部深入村组,对危险区域的群众采取集中转移、投亲靠友等方式妥善安置,确保应转快转、应转尽转,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2024年6月28日,长江中游干流九江水文站涨至警戒水位,长江发生今年第1号洪水。九江水文站下游约10公里处,是被江水包围的长江第三大居住岛——江新洲,其41公里长的防洪堤经受着咆哮而至的洪水考验。
水位快速上涨。7月2日,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所在的江新洲洪水防御应急响应升至最高级别的I级,一天需要上千人参与巡堤护堤,岛上干群全员上阵,人手依然捉襟见肘。
“回家去抗洪!”前往江新洲的渡轮随之变得繁忙起来,成百上千在外的游子闻讯返乡防汛。
江新洲防洪长城的坚固,既得益于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的抗洪大军有效守卫,也受益于三峡水库等长江上中游水库群的联合调度和拦洪运用。据长江水利委员会测算,今年长江发生1号、2号编号洪水期间,三峡水库拦洪126.8亿立方米,降低中下游干流水位0.7米至3.1米,减轻了沿线防洪压力。
“长江流域水利工程联合调度的规模、范围不断扩大,总数从2012年的10座增加到目前的127座,其中控制性水库53座,通过调度水工程拦洪削峰,使得洪水应对更加主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旱灾害防御局局长徐照明说。
两年前的2022年,长江流域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旱情时,水利部门实施长江流域水库群抗旱保供水联合调度专项行动,保障了1385万人饮水安全和2856万亩秋粮作物灌溉用水需求。
不断完善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雨情监测预报体系、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使我国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实现整体性跃升,困扰我国数千年的大水大灾难、大旱大饥荒状况逐步消除。
截至2023年底,全国各类水库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200多座增至9.5万座,总库容从200多亿立方米增至近1万亿立方米,5级以上江河堤防达到32.5万公里,大江大河干流基本具备了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洪水的能力。
与上个十年(2004—2013年)相比,最近十年(2014—2023年),我国年均因洪涝死亡失踪人数减少了70%,洪涝灾害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0.51%降至0.24%。在洪涝灾害面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更好保障。
初冬时节,冀中大地寒气渐浓。衡水市景县苦水营村村民付书明看着院子里的7口大水缸,感慨道:“以前喝水全靠这几口大水缸,南水北调让它们‘退休’了!”
“以前的水又苦又咸,现在的南水甘甜好喝。”来到黑龙港流域的河北省衡水、邢台、邯郸、沧州等地采访,记者时常听到当地百姓对南水叫好。
黑龙港流域是黄淮海平原盐渍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地下水苦咸、高氟。曾经,很多百姓因长期喝高氟水,导致满口发黄的氟斑牙。南水北调中线多万人彻底摆脱了氟超标水的困扰。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志禹说,南水北调中线水质稳定达到或优于地表水II类标准。目前,南水已占北京城区供水的70%以上,天津市主城区供水几乎全部为南水,河北省10个、河南省14个省辖市用上了南水。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来,累计调水超过760亿立方米,为沿线亿人提供稳定水源。
这一超级调水工程的设想,早在1952年就已产生。这年深秋,主席视察黄河时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是我国的基本水情。把南方的水调入北方,成为一代代中国人的夙愿。
2002年,《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正式批复,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数十万建设者持续奋战,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建成通水,将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串连,构建起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初步形成了“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总体格局。
正如多年前一位工程技术人员豪迈的话:“长江向东海白流了几百万年,现在咱们要让它回头北上,逼它爬楼梯,翻山岭,去浇灌祖国北方的土地!”
郭超人的《驯水记》中写道:“把大量的南水调到北方,彻底改变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不平衡状态……这还只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幅理想的画图。但是我们完全可以说,这决不是十分遥远的未来,而是正被人们双手创造着的现实。”
在干旱少雨的西北,水关乎发展,更关乎生存。不少农村群众吃水难、吃好水难,成为习心心念念的牵挂。
引洮河之水润泽干旱大地,甘肃人民期盼了半个多世纪。1958年,甘肃曾启动引洮工程,后因财力、技术等原因停工。时隔48年后的2006年,工程再次启动。
2013年春节前夕,习到甘肃考察,在渭源县元古堆村马岗家,从水缸里舀起一瓢水尝了尝,水的滋味让他紧锁眉头。考察中,专程来到渭源县引洮供水工程工地,叮嘱把这项惠及甘肃几百万人民群众的圆梦工程、民生工程切实搞好,让老百姓早日喝上干净甘甜的洮河水。
2014年底,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建成;2021年9月,引洮供水二期工程通水,陇原大地近600万人受益。
十多年来,我国2.8亿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实现历史性解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在内蒙古、新疆、西藏等边疆民族地区,绝大部分农牧民告别了上山背水、到远处拉水的生活。
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科迦村村民拉巴告诉记者:“五年前家里通了自来水,修的冲水厕所干净、没有异味,真好!”
“南水北调过邢台,风景秀丽唱牛城。”“苦瘠甲天下的干坡坡,有洮河水变成金窝窝。”……走访调水工程沿线,拧开农民家中的水龙头,到处都能听到受水区人民生活因水而变的由衷感慨,到处都能听到送水区群众爱水护水的故事,到处都能感受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温暖。这种温暖正是中国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在南水北调东线采访,将无人机升到空中,记者看到了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震撼一幕——
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新中国成立以来建成的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正在建设中的国家水网骨干输排水通道——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五大水利工程出现在显示屏的同一个画面里:大运河上船舶南来北往,灌溉总渠和入海水道使淮河之水东流入海,长江之水经泵站抬升实现南水北调。
如今,一张更加科学的国家水网正在加快成型。引汉济渭、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等一批跨流域、跨区域重大引调水工程建成通水,环北部湾广东、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吉林水网骨干工程,黑龙江林海水库等一批重大水资源配置和调蓄结点工程开工建设……
正如习所指出:“水网建设起来,会是中华民族在治水历程中又一个世纪画卷,会载入千秋史册。”
今年夏天,在黄河最大支流渭河詹刘险工的堤坝上,记者遇到了70岁的巡堤员詹水兵。
“变化大了!过去就是土土坝、泥泥路,堤坝上是荒草坡,每年巡堤查险,钻在比人还高的荒草丛里,得带个镰刀先割草。再一个,过去造纸厂、化工厂的污水排入渭河,河里的抽沙船经常漏机油,水面上漂着油点点,河水黑臭恶臭,水里鱼都没有,人也不愿到河边来。”说话间,詹水兵手指向旁边新修的宽阔河堤说,如今这里成了景观大坝,傍晚人们过来乘凉、散步,河边不时飞来过去少见的白鹭、苍鹭等水鸟。
从黄河到长江,再到淮河、海河、珠江,记者沿水一路走访,听到不少“臭水河”“荒草滩”“断流河”在近些年整治后大变样的故事: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华龙码头曾经是非法砂石码头,如今已经整治复绿,尽显生机;江苏南通五山地区曾经脏乱差的环境发生沧桑巨变,成为人们流连忘返的滨江生态公园;黄河实现连续25年不断流,黄河口水质明显改善并稳定在II类;穿行于戈壁大漠的黑河尾闾东居延海实现连续20年不干涸……
河川之危、水源之危,是生存环境之危、民族存续之危。一段时间里,一些地方盲目追求经济发展,大量污水直排江河,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江河湖泊受到伤害,水污染问题在不少流域不同程度存在,影响群众生产生活。
——2014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流域和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西南诸河的国控断面中,劣质水占有相当比例。
——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化工围江”问题突出,长江经济带内30%的环境风险企业位于饮用水源地周边5公里范围内。
——黄河体弱多病,人水矛盾突出。2018年黄河137个水质断面中,劣V类水占比达12.4%。渭河一度被称为关中排污的下水道,关中平原的母亲河成了臭水河……
人民群众对清澈水质、优美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水污染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时候!
“绝不容许长江生态环境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继续恶化下去,一定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这样强调。
2015年4月,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全面推行排污许可、整治城市黑臭水体等措施,污染企业纷纷“关、转、搬”。
2016年以来,《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陆续实施,全国每条河流、每个湖泊都有了守护人。
理念一变天地宽。湖北省石首市位于长江“九曲回肠”段,记者在这里听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家临江化工企业,产业规模居世界前三,是当地的纳税大户,但也是排污大户,严重污染问题多年难以解决,周围群众苦不堪言。环保部门动线多万元的长江流域“史上最大环保罚单”,倒逼企业关闭污染严重、难以改造的生产线亿元引进行业最先进的治污装置,解决了多年的污染问题,同时推动企业实现了转型升级,一举两得。
这样的故事,印证了一个道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贯彻新发展理念,就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
目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江河水质全面改善,越来越多的河流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行走祖国各地,记者看到众多江河焕新、古泉复涌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湖泊恢复生命、流域重现生机,越来越多的河流正在成为人民群众亲水乐水的幸福河——
断流百年的京杭大运河连续3年全线水流贯通,永定河、潮白河、滹沱河等一大批断流多年的河流恢复全线通水。河南辉县百泉沉睡18年后复涌,“水涌百穴、甘露争溢”的景观吸引游客纷至沓来。世界上最大、最深的“漏斗区”华北地区地下水位总体回升,白洋淀淀区面积从2017年的170平方公里扩大到近300平方公里,水质再现“荷塘苇海、鸟类天堂”胜景。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湿地乌梁素海生态蝶变,进一步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几千年来,桀骜不驯的黄河始终是中国人民的心头大患。
据统计,从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的2540年间,黄河下游共决溢1590次,改道26次,给沿岸百姓带来深重灾难。治理黄河始终是治国大事、难事,水利专家为此绞尽脑汁。
“一碗黄河水,半碗黄泥沙。”黄河之害,害在泥沙。治黄专家喻权刚告诉记者,几千年的治黄策略主要采取“疏堵结合”的原则,汉朝王景采用内外双重堤坝之策,明朝潘季驯创造“束水冲沙”、长堤之上建溢流坝等办法,但都没能找到治黄之本。
遵循自然规律、坚持系统治理,立足于构建人水和谐的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统筹处理水与其他自然要素、经济社会行为的关系,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是新时代党领导下治水事业的鲜明底色。
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其中,陕西北部的榆林、延安地区,曾经沟壑纵横、植被稀少、黄土,是黄河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常常大风起时沙飞舞、暴雨过后泥水流。要保障黄河长久安澜,必须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而水土保持则是江河保护治理的根本措施。
“水土保持不是简单挖几个坑种几棵树,黄土高原降雨量少,能不能种树,种什么树合适,要搞清楚再干。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建设旱作梯田、淤地坝等,有的地方则要以自然恢复为主,减少人为干扰,逐步改善局部小气候。”在习亲自谋划、领航定向下,黄土高原生态治理进入全新阶段。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一路上升,由新中国成立时的不到34%提高至63%以上,黄河含沙量近20年累计下降超过八成。
黄土高坡上种树绝非易事,但总有一种精神不轻易放弃。在延安市宜川县黄河西岸,活跃着一支“悬崖造林队”。20年来,他们奔波于山峁峭壁,在黄河悬崖上种树。没有路,他们爬;没有土,他们背;没有水,他们从黄河往上运。自2004年起,这支“悬崖造林队”种下近4万亩、至少280万棵树,其中,1万多亩种在水土极易流失的悬崖、陡坡等生态脆弱区。
在悬崖上种树,危险可想而知。为了安全,有时他们用大锤在崖顶打下至少1.5米深的钢钎,绳子一头拴在钢钎上,一头绑在队员身上,把人顺着崖壁吊下去。
说起种树的危险和艰苦,队长王永红说:“我们想给子孙后代造点福。只要还有一寸荒山,我们就把种树进行到底!”
黄河奔流,两岸青山绵延。世人惊叹:黄土高原主色调历史性地实现了由“黄”变“绿”。
1998年新华社播发的消息《长江上游仍在砍树》中写道:雅砻江下游两岸目前仅存些残次林木,水土流失严重。当地老乡说:“每一场暴雨都造成洪水和滑坡、塌方。以前江水一年四季都是清的,现在变成‘黄河’了。”
如今,经过多年来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长江流域水土流失趋势发生了由增到减的历史性转折。治理后的水土流失区,变身为绿色“聚宝盆”,呈现出“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环。
位于福建长汀县的汀江国家湿地公园,曾因水土流失导致地表在外,远远看去是一片红色的荒山,因而被当地人称作“火焰山”。然而,就是这个曾经连树木都很少看到的地方,经过治理,如今已是满山郁郁葱葱、水中天鹅畅游、林间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象,实现了“火焰荒山—绿水青山—花果满山—金山银山”的历史性转变。
2023年12月7日全国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在长汀签约。近日,水利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从东北黑土区到西北沙漠边缘,从黄土高原到江南丘陵,从西南山区到东南沿海,各地坚持系统治理,因地制宜,走绿色发展和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之路,水土流失之地实现了“以绿固土,让水变清,水土生金”。
统计显示,全国水土流失状况连续实现面积和强度“双下降”:2023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降至262.76万平方千米,与2011年相比,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减少超过十分之一。
苍翠的雅鲁藏布大峡谷间,平湖横出,碧波荡漾。在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加查县境内,坐落着雅鲁藏布江干流首座大型水电站——藏木水电站,这里海拔3300多米。
10年前的2014年,历时近8年、总投资96亿元的藏木水电站首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拉开了雪域高原绿色能源开发的新篇章。
孕育了亚洲10多条大江大河的西藏,被誉为“亚洲水塔”,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2.01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达1.76亿千瓦,均位居全国首位。
让青藏高原丰富的水能造福更多人民,是我国水电开发者的梦想。然而,这里高寒缺氧,气候恶劣,山连着山,沟挨着沟,水电开发难度极大。但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水电开发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期。来自祖国各地的建设者们,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在雪域高原续写新的驯水故事。
2021年,总装机66万千瓦的大古水电站投产发电;2022年,装机120万千瓦的金沙江上游首座水电站——苏洼龙水电站全部投产运行;“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实施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计划……
高原水能资源优势转化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自2015年首次“藏电外送”以来,截至今年9月30日,西藏已累计实现水电等清洁能源外送超过154.22亿千瓦时,覆盖我国华东、华中、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区,助力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大型水利工程是对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的全方位考验,在施工条件复杂的高原之上开展如此规模的水电建设,背后正是我国在水利工程领域的科技进步。
江苏省的江都水利枢纽是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源头,也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电力排灌工程、亚洲最大的泵站枢纽。
81岁的江都水利枢纽变电所原所长陈威回忆道,过去每每遇灾,路有饿殍,老百姓流离失所。怀揣着治水救民的信念,他和成百上千的“驯水人”每天都在工地上挥洒汗水。大家吃住在河道上,夏天忍蚊虫叮咬,冬天受刺骨寒风,但没人叫苦。技术人员研制出真空破坏阀进行断流,攻克了多个技术难关,在淮河上建成了江都抽水站。
在1994年建设三峡工程之前,我国还不具备制造35万千瓦以上水电机组的能力,但2021年底首批机组投产的白鹤滩水电站,采用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并首次实现全部国产化。中国水电人花了30年时间,在重大水电装备制造关键技术上迎来历史性跨越。
站在宏伟壮观的混凝土双曲拱坝上,白鹤滩工程建设部党委书记何炜感慨万千:“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化缘是化不来的。从三峡工程到白鹤滩工程,我参与了两个世界级水电工程建设,见证了中国水电技术的腾飞。”
鸟瞰长江干流金沙江攀枝花至宜宾近800公里江段,中国三峡集团在这里梯级滚动开发运营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4座“巨无霸”水电站赫然入目,它们与三峡、葛洲坝水电站的梯级6库联合调度,“一滴水发6次电”,实现了长江流域水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水利部部长李国英说,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水工技术实现从跟随模仿到自主创新的历史性跨越。一批巨型水电项目建成运行,标志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和建造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跻身国际先进水平。
机械臂“捡”出固体垃圾,微生物“吃”掉有机污染物,次氯酸钠“杀死”细菌和病毒……经过一整套流程,原本浑浊的污水变得清澈透明。
在四川内江市谢家河再生水厂内,每天都有大量城市污水上演如此“洗白”过程。这些再生水除了被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还被用于公园景观补水、道路冲洗等,极大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近年来,包括再生水在内的非常规水源利用正在全国加快推进。统计显示,我国已建成5000多座城市污水处理厂。2012年至2023年,全国非常规水源利用总量从47.56亿立方米提高到212.3亿立方米,占全国供水总量的比例从0.8%提高到3.6%。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缺水的国家来说,节水的意义不言而喻。我国以占全球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8%的人口,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000立方米左右,远低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打开水龙头就是哗哗的水,在一些西部地区也是这样,人们的节水意识慢慢淡化了。”“如果用水思路不改变,不大力推动全社会节约用水,再多的水也不够用。”习如此强调。
党的十八大将“建设节水型社会”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国家节水行动;今年5月1日,我国首部节约用水行政法规——《节约用水条例》正式施行。
节水控水行动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大力推进灌区现代化建设和改造,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大力推广节水工艺和技术,实现工业节水减排;从严控制高耗水服务业用水……
农业是我国的“用水大户”,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0%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越高,说明灌溉水利用的效率越好。如今,我国这个系数已从10年前的0.530升至0.576。数值变化的背后,是我国灌区节水改造,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广喷灌微灌等先进技术的巨大进步。
工业节水减排方面,产煤大省山西等地积极探索更多的再生水循环利用方式,鼓励将矿井水处理达标后回用于工业、农业和生态用水,让高耗水企业成为节水型企业。
数据显示,与2014年相比,我国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各降41.7%和55.1%。根据典型调查,我国石化、火电、造纸、钢铁、纺织五大高耗水工业行业先进企业节水水平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水资源问题考虑进去,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发展节水产业。”“黄河水资源量就这么多,搞生态建设要用水,发展经济、吃饭过日子也离不开水,不能把水当作无限供给的资源。‘有多少汤泡多少馍。’”习对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念兹在兹。
2014年以来的10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一倍,用水总量总体稳定在6100亿立方米以内。
国家用水“账单”雄辩地证明,在“节水优先”治水思路指引下,我国用水效率和效益不断提升。
“上善若水”“智者乐水”的人生感言,“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人生观感,“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人生豪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人生思考,“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人生哲理……水,早已成为中华文脉的代表性符号。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上下求索,同水患作斗争,同江河共奋进,锻造了自强不息的坚韧品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治水文明,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处世哲学,成为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习指出:“在我们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一些地方几度繁华、几度衰落。历史上很多兴和衰都是连着发生的。要想国泰民安、岁稔年丰,必须善于治水。”
治理江河,不仅关系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也关系到中华历史文化的传承,关系到中华文明的绵延。
新时代驯水,根植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治水实践与智慧,是中华民族治水思想与实践的创新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无惧风雪鉴未知,长空万里探山河。改革开放发展的新长征中,我们面对一个又一个难关。党中央带领人民群众啃下一块又一块“硬骨头”,兑现一个又一个承诺,成就新时代伟业。新时代驯水无疑是啃下的又一“硬骨头”。
从雪域高原奔跑的藏羚羊,到更新繁盛飞越秦岭的朱鹮;从绿意盎然的塞罕坝草原,到生机勃勃的金牛岛红树林;从传承千年的吐鲁番坎儿井,到绵延水脉的大运河,神州大地绘就锦绣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