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2日,一条从南到北的“天河”正式通水,它以湖北省丹江口水库为起点,总长度超过1432公里,跨越湖北、河南、河北、北京四省市,连接了26座大中型城市,极大地改善了超过一亿人口的生活用水状况。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全面通水以来的10年间,南水北调工程不仅缓解了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还在生态环境改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线水源公司),JN江南入口工程师们正在应用数字孪生技术对丹江口库区进行全域监测。中线水源公司承担着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其核心任务就是确保中线水源的工程安全、供水安全以及水质安全。
桃花水母形状酷似桃花,对水生态环境要求极高,其生存环境必须无毒无害、清洁无污染,因此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程靖华表示:“桃花水母的出现证明了丹江口水质环境的显著改善,也是对我们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保护工作的有力肯定。”
程靖华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公司供水部副主任,JN江南入口负责丹江口库区的水质安全监测工作。每天清晨,当城市还未完全苏醒时,他和团队便已出发前往各个水质监测站点采集样本,并将样品迅速送回实验室分析微生物含量、重金属浓度及有机污染物等指标。
丹江口作为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之一,其水质数据收集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任务。为了高效掌握水质信息,中线水源公司建立了一个由中心实验室、32个水质监测断面以及7个自动监测站组成的网络系统。这些自动站每4小时就会收集一次关键区域的数据,并上传至数字孪生平台。“通过这套完整的水质监测体系,我们能基本掌握整个库区的水质状况。JN江南入口”程靖华解释道,过去完成水质检测报告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现在借助于先进的数字孪生技术,我们可以实时监控库区内任何变化,甚至在发生污染事件后也能迅速生成应急响应计划,实现了水质安全的预测、预警、演练及预案制定等功能。
肖文韬是中线水源公司技术发展部的一名助理工程师,对于刚步入职场不久的他来说,能够参与到丹江口数字孪生平台的建设当中,既是难得的机会,也是宝贵的学习经历。起初,他认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展示页面工作,但后来发现该项目涉及遥感解译、人工智能算法开发等多个领域。经过数月努力,该平台不仅成功搭建起来而且还经受住了汛期考验。
每一项技术创新背后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与贡献。正是这样一群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充满活力且具备深厚专业知识的年轻人推动了数字丹江口项目的成功实施。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也为南水北调这一伟大事业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