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水其实不能单单要综合的来看待,它并不仅仅是描述翡翠某一特点的名词,而应该综合透明度、种、地来全方位的评判。如果翡翠结构致密、底子纯净、晶粒细小,这种情况下的翡翠的水就会产生高于透明度的品质感。在翡翠的加工创作过程当中,通过一系列的打磨加工技巧,让翡翠的观感更加通透清亮,这个过程就是行内所说的“调水”。
水与透明度的息息相关,透明度只是翡翠的透光程度,业内也讲翡翠的透明度分级为:透明,亚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不透明的翡翠不会有水,所以这是调水过程中的一个方向。透明度的高低能影响水的形态。越透明意味着有更多的光线进入翡翠的深度越深,光线与种、底子结合交替作用,更容易形成有水。所以经过一系列的打磨抛光,使光线更容易进入翡翠内部,是调水的原理,通过调整光线和透明度来把控翡翠的水。
利用雕刻技巧是调水的主要方法。例如雕刻时作薄,将不雕刻的背面加工处理成凹下去的阴面(弧面),扩大受光面积,吸收更多光线,牺牲厚度,提高透光性和透明度提高,以使翡翠容易出水,观音头部的背面、佛的肚子和头部的背面常常挖薄即是采用此方法调水。
对于绿色偏深、色块偏厚影响透明度的情况,雕刻过程中勾勒剥离绿色与无色的分界,适当削减非重要部位绿色厚度,使透光性更好,透明度清晰,达到有水的效果,映衬出绿色的冰清鲜嫩,JN江南网址调色。作薄也有限制,太薄的翡翠,有透光、透明度高的视觉效果,但往往仍然无水,这是由于光线需要一定纵深与种、底子相互作用后才能产生有水。
镶嵌封底是另外一种“调水”方法。底指背面,镶嵌封底即在镶嵌时,将翡翠的背面用整片金属材质的东西包起来。利用封底聚集额外的光线反射到翡翠上,提升翡翠表面的光泽度,收到与有“水”相同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封底被去除后,封底造就的光影效果也就消失了,这与雕刻“调水”有着本质的区别。
“调水”工艺的运用,使得原本不够完美的翡翠变得完美,从视觉上增强了翡翠的通透感。
“调水”工艺的好坏是决定翡翠是否庄正形美的关键,如果能将其运用自如,便会使翡翠原料拥有预想不到的艺术欣赏价值。只有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材制宜,才能最终实现“天工”与“人工”的完美结合。